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推动离退休干部融入社区发挥作用工作部署,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武侯区委老干部局强化规划引领、注重统筹谋划,着力抓好组织、阵地、资源建设,扎实推进离退休干部融入社区发挥作用。
一是聚焦组织融入,构建上下联动、系统发力的组织体系。构建起区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牵头协调,区委老干部局组织实施、制定具体目标、细化推进措施、压实工作责任、落实经费保障的体系。出台《武侯区离退休干部进社区“三报到”制度》,倡导离退休干部党员主动到社区“亮身份、做表率”,已有556名老同志在院落、楼栋、楼宇等支部担任书记或委员。强化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对涉老团体的引领带动,建立起老党员工作室“+军休中心”“+关工委”“+老协”“+志愿服务组织”等作用发挥的“组团”模式。
二是聚焦阵地融入,建强优势共用、相融相促的平台载体。按照“党支部挂帅、工作室赋能、工作站覆盖”工作机制,持续做优做强“老党员工作室”品牌。通过服务先行、活动吸引、典型示范等形式,选树示范作用突出的退休干部担任工作室牵头人,打造彰显地域特色的品牌工作室。“十街坊”“竹莲梅”“赞花儿”“忆华西”等老党员工作室已成为社区地理坐标和正能量传播引擎。全力打造以“老党员工作站”为核心的“1分钟党建服务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探索推动老党员工作室进高校、进科研院所,挖掘老专家学者的智力和资源优势,实现校地共建、双向联动。已建成老党员工作室56家、1100余名老同志积极参与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基层发展治理、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等“五大”志愿服务行动。
三是聚焦资源融入,探索多方共促、自主发展的运行模式。借力社会组织,探索“老党员工作室+公益创投志愿服务+社会组织”模式,做好工作室志愿服务项目与社区公益创投项目的精准匹配与契合管理,助力老党员工作室提高发挥作用的能力。自2019年起,联合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招募108名环保志愿者,发动200余户家庭参与社区景观微更新,营造绿色低碳发展环境。依托社区公司,探索以“输血+造血”方式解决老党员工作室运行经费问题,为推动作用发挥注入动力。将离退休干部融入社区发挥余热与幸福美好公园社区建设、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相结合,在社区发展治理项目、民政项目中支持基层开展适老项目并提供经费保障,凝聚、引导、组织更多老同志在助力社区发展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武侯区委老干部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