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健全社区治理体系 提高社区治理能力

2021年12月28日 10:16:55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张四海

健全社区治理体系 提高社区治理能力

新都区斑竹园街道书写基层治理“民生答卷”

大疫如大考,如何答好“民生答卷”,既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也是对治理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初心使命的回答。随着风险治理和社会治理重心的下移,社区成为抗击风险的前沿阵地,新都区斑竹园街道廖家湾社区站在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通过健全社区治理体系,创新志愿服务品牌,丰富社区治理载体等工作,不断提高社区治理能力,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做实疫情防控传递出浓浓的民生温度。

健全社区治理体系

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能力“大提升”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群众更注重精神生活的质量。为此,廖家湾社区党委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指导更多居民自发组织蓬勃发展,丰富群众生活,让更多的人主动走出“家庭”“大院”“围墙”,融入“社区”“大平台”,为他们提供贴心服务,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杨柳苑小区是斑竹园街道廖家湾社区的一个农民集中安置小区,入住村民共有878户。“小区从2012年起开始安置失地农民,至2014年安置完毕。刚进来那会,好多居民在绿地内种菜、喂鸡鸭,有的甚至在安置房内养猪。”栋楼长梁润全谈起往事很是难堪,“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的‘痛点’作为基层工作的‘突破点’,通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系统解决小区内部管理难、治安案件多发等问题。”廖家湾社区随即成立小区管理委员会,针对小区乱象进行治理。

在党建引领的作用下,杨柳苑小区推行党员联系居民、楼栋长联系居民“双联”机制,及时了解反映社情民意;定期组织开展义务清扫、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逐个解决带共性的热难点问题;建立议事协调、信息沟通、联系服务等制度,社区治理能力实现大步提升。

创新志愿服务品牌

高效赋能疫情防控 筑牢居民“安全墙”

在廖家湾社区,有一支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的“杨柳刀客”志愿服务队伍。“夕阳”的年纪,践行“刀客”的侠义,每月固定时间,“杨柳刀客”都会活跃在社区的各个小区内,为居民们提供免费磨刀的志愿服务,他们真正称得上是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冲!当疫情防控的号角吹响时,“杨柳刀客”赓即化身“冲锋战士”,积极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中:入户摸排、宣传防疫知识、开展文明劝导、做好小区进出管理……这样一支科学分配、清晰工作的志愿服务队伍,激活并带动了社区的其他志愿服务力量,为社区筑牢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丰富社区治理载体

多向发力 居民平安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廖家湾社区全面深化“一核引领·多元一体”的基层党建机制,从夯实平安建设、满足文化需求等方面着手,积极搭建并丰富了社区服务的有效载体,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整体水平。

一方面,廖家湾社区建立了社区综治中心、接访调处中心、大联动指挥中心等机构,严格落实社区主导,驻社区民警、交警治安联动、消防联动,社区共治小区参与的平安联创机制,以“三升两降一提升”为抓手,深入推进社区-小区平安建设,创建了“平安在小区、事务在小区、成效在小区”新模式。

另一方面,廖家湾社区积极组建“智青年”法律服务队、天颐居家养老服务队、公益医院义诊服务队……各具特色的公益组织成为社区治理中凝聚人心的有力抓手。通过公益组织的各种活动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居民之间的感情,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服务,共同营造出了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发展治理良好态势。

社区是治理体系构建的基本单位,只有基础坚固,治理能力才能有效提升。接下来,斑竹园街道将继续深化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社会治理格局,确保既安定有序地开展基础工作,完成重大任务,又和谐圆满、生机活力地书写让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