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责任田”,打造“主阵地”
![]() |
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复城国际楼宇“群众工作之家”一角。
今年以来,成都市信访局为巩固村(社区)“群众工作之家”建设运行成果,筑牢信访基层基础,推动全市261个镇(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全覆盖建成运行——以镇(街道)为抓手,打造市域信访“主阵地”,持续提能增效,在全市3043个村(社区)融合创建“群众工作之家”,有效延伸信访工作触角;拓展枫桥经验“新实践”,打造“您的好建议成都更美丽”人民建议征集品牌;创新“呼叫—响应”工作办法,在镇(街道)搭建平台“引流”上级资源力量,切实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定期下沉镇(街道)指导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和督导检查,有效确保镇(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常态长效发挥功能作用。
群众工作无小事。为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成都高新区充分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进一步推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现与群众“零距离”。
作为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群众工作之家”如何提能增效,真正实现“有事找代理,最多访一次”?
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政法委(应急局)信访工作处聚焦“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总体部署,坚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积极开展流动信访窗口进院落,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反映问题,并依托“群众工作之家”三大职能优势,丰富街区、园区、院落载体,着力解决服务群众问题,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治理的共治是多元主体参与互动、沟通协调的过程。目前,成都高新区正不断深入推进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全力构建多元参与的群众工作新格局,真正做到“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佩奇【图片由成都高新区政法委(应急局)信访工作处提供】
健全机制打造多元社会力量“聚合体”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
2020年7月,石羊街道府盛社区某楼盘拟对现有停车位实行涨价,引发广大业主反对,部分业主通过各种渠道反映问题。
了解这一情况后,府盛社区“群众工作之家”第一时间启动“呼叫-响应”机制,向石羊街道发出“呼叫”,街道立即“响应”,先后10余次召集街道城管办、社治办、社区及派出所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全面分析研判,厘清“责任田”,经过多方合力,成功化解了此次矛盾。
为深入推进矛盾源头治理,今年开始,中和街道每月组织召开信访联席会议,召集相关科室、社区负责人,对辖区相关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梳理,同时聚焦住房建设、劳动保障等重点领域,实现矛盾纠纷隐患动态排查,确保问题“处早处小”。截至目前,该街道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03件,化解率达100%。
多部门联动化解矛盾,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去年以来,成都高新区为巩固“群众工作之家”建设运行成果,通过健全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打造多元社会力量“聚合体”,让“群众工作之家”切实成为群众工作的“主阵地”。
众多社会力量和专业力量的引入,推动设立品牌调解室。
今年初,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顺江社区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意,由原社区调委会牵头,集合了五老乡贤、党员志愿者、社区物业、驻区律师、自组织等多元力量参与的调解队伍,进一步提档升级为“海容”调解工作室,成为社区“群众工作之家”的又一重要力量。
目前,该调解室的工作内容已从最初的矛盾纠纷化解,发展到如今的邻里互助、法律事务援助、公共服务协助等方方面面,充分发挥出群众“身边人”的优势,在社区推动院落拾光花园建设、车棚智能改造、停车费续缴等工作时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推进制度机制创新。成都高新区将以社区“群众工作之家”为基础,根据辖区内矛盾纠纷特点,将大型企业、学校、医院等重点单位列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效打破壁垒,实现信息联通,形成统筹合力,确保有效将大多数矛盾化解在基层。
延伸触角力争多元解纷服务“全覆盖”
日前,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相继发布,成都高新区面临多重战略机遇叠加,正迎来发展新起点。
城市不断向前发展,各类矛盾也随之而来。作为“群众工作之家”三大“看家本领”之一,排查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职能,在构建和谐社区、睦邻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从事产品加工工作的李容明(化名)来到园区“群众工作之家”,向工作人员反映问题。原来,他因不愿上夜班被记录为旷工,被退回劳务派遣公司,他希望能早日拿到工资,重新找份工作。
得知李容明的具体诉求后,“群众工作之家”根据矛盾纠纷排解工作要求,召集街道劳动部门、保税区企业职工工会组成调解工作组,以法律为准绳,成功调解这起劳动纠纷。
据悉,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辖区高新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众多,劳务派遣人员因劳资问题与中介公司、劳务派遣公司不时发生争议。今年,西园街道创新探索,以“党建引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中心,让“群众工作之家”深入职工身边、企业身边。在成都高新区综保区进行阵地打造,依托“群众工作之家”三大基础职能,创新完善线上线下平台,促进园区内的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
立足“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群众工作之家’”,成都高新区因地制宜不断延伸触角,多元解纷服务群众——
针对写字楼、商业综合体集中的特点,石羊街道盛乐社区以复城国际党群服务中心为延伸,打造了解忧小屋,集“群众工作之家”、楼宇法治服务站、警务室等多功能为一体,重点围绕商圈职工,特别是新就业群体开展服务。
结合老旧院落较多的情况,芳草街街道蓓蕾社区、沙子堰社区“群众工作之家”充分整合辖区优势社会资源,脱离以往的“办公室”场景,在街巷之处打造接待点、调解处、谈心地,于闲谈间倾听民生和化解矛盾,群众满意度得到提升。
创新方式构建多元社情民意“收集网”
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是否畅通,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部分,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充分体现。
“希望可以多增加路灯。”9月16日下午,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新乐南街3号(文景苑)院落坝坝会上,几名老年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所属的新光社区“群众工作之家”工作人员立即记录下来,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截至目前,今年该街道所辖7个社区通过43场坝坝会,共收集群众意见146条,并形成坝坝会制度。
变“被动”为“主动”,成都高新区充分发挥“群众工作之家”人民建议征集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多渠道广泛征集群众“金点子”,将“题目”转化为民生项目,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在桂溪街道昆华社区,每月不定时在25号院、36号院、48号院及南华佳苑开展“民生茶馆听民声、集思广益解民忧”主题活动,通过喝茶谈心这种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集意见、解答疑惑,进一步了解社区居民群众的诉求及意见,真正做到问需于民,从而带动了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受到居民好评。
在石羊街道盛华社区,“群众工作之家”充分统筹各类社区治理力量,建立起“社区-网格员-物业-支部党员-居民骨干”信息收集网,畅通社区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并有效解决了业主与物业公司关于外卖能不能进院落等问题。
在肖家河街道,立足矛盾纠纷预防产生和调处化解两个重点,创新采用双线融合模式——线下,遵循“代理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工作理念,在辖区157个院落建立了群众诉求收集点和矛盾纠纷调解室;线上,基于“互联网+”思维,依托街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街道公众号、院落(楼宇)智慧一体机等资源,实现了全天候、零距离获取群众意见。
这只是成都高新区“群众工作之家”不断拓宽群众诉求收集渠道和办理途径、构建多元社情民意“收集网”的实践缩影。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以常规征集和专项征集相结合方式,持续提升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