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文化进社区丨仲夏话端午,浆洗如此与“棕”不同~

2020年06月24日 11:00:31 来源:浆洗街街道办事处
编辑:李林蔓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马上就要迎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首先在这里祝大家端午安康!“仲夏端午。端者,初也。”西晋《风土记》中的记载可能是“端午”一词最早的出处。

作为传统节日
端午节迄今已存在了2000多年
是我国首个跻身世界“非遗”的节日
“棕香意浓在浆洗”
粽情端午
中/国/传/统/节/日

为了让居民深入了解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传承天府文化,6月23日上午,浆洗街街道百花社区携手华服里开展了天府文化进社区——“百花纳吉 端午安康”活动,让居民们能更好地体会传统节日内涵和意义,同时拉近邻里关系。

1

汉服体验 与“棕”不同

为增强社区居民的体验感和参与感,活动正式开始前,华服里工作人员邀请居民挑选自己心仪的汉服并上身试穿。

活动中,工作人员还向居民介绍了汉服的历史,展示了汉服的不同款式及各自的特点,以及汉服的各种礼节、行礼的规范动作,提高居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创新意识。


汉服文化体验

2

沐兰汤 点雄黄 

活动中,主持人还向社区居民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名人典故。

“沐兰汤,点雄黄”是端午节的传统民俗活动。沐兰汤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用菖蒲草沾盆里的水,在人的双手、额头、脖颈轻轻拂拭一下,以示驱除晦气;而点雄黄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工作人员也进行了这项仪式,祝愿居民们在这一年里幸福安康。


活动中还穿插了知识问答,主持人提出关于端午节的问题,并为答对的居民送出奖品。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居民们纷纷穿上汉服拍照留念,有居民感叹:“这次的活动很有意义,不仅了解到端午节的典故,还第一次穿上了汉服!”

此次天府文化进社区活动丰富了节日文化内涵,展现了传统节日新气象,并且传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垃圾分类很重要

在这次活动中,为进一步倡导垃圾分类理念,强化文明意识,营造低碳、环保的良好氛围,社区还进行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科普。

社区向居民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单,讲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生活垃圾的种类、哪些垃圾容易分错以及正确的投放方法。

为帮助居民们更好地进行垃圾分类,主持人还做了一个小游戏——给每位参与活动的居民几张代表易拉罐、杀虫剂、果皮等日常生活垃圾的小纸片,让他们拿着纸片投放进正确的“垃圾箱”里。

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帮助居民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树立起“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并促使更多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中来。

除了刚刚在活动中学习到的端午习俗

你知道端午还有哪些习俗吗?


喝雄黄酒

齐白石《端午美味图》

雄黄是一种药材,人们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就叫作雄黄酒。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雄黄酒有驱妖避邪、杀虫解毒的功效。

画额

丰子恺 《雄黄角黍过端阳》

大人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等不上身。用雄黄涂抹小孩额头,认为可驱避毒虫。

挂蒲艾

徐扬(清)《端阳故事图》之悬艾人

      菖蒲有特殊芳香,具有镇咳、镇静等多种疗效。艾草也具有香气,艾炙、拔火罐都以艾草作为燃料,还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利尿等多种疗效。家家户户在端午节都会洒扫庭院,并把菖蒲与艾草绑成一束,悬挂于大门旁或屋檐下。

挂五彩线

徐扬(清)《端阳故事图》之系采丝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端午节日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

粽情端午

浆洗街街道提前祝大家端午安康!

   END

视频/图片:华西社区报记者 李国东